省份:上海
市县:长宁区
地址:长宁区万航渡路1066号
邮码:200042
主管:田愿想 神父
电话:18201901750
道路:地址:长宁区万航渡路1066号(曹家渡花市对面) 邮编:200042 弥撒时间:平日早7点,主日早8点30 公交13,44,45,54,62,765,824,838,932,941到曹家渡下; 地铁11号线到隆德路站下,3号出口,往南方向过三官堂桥下既看见教堂。
描述:天主教上海教区曹家渡圣弥额尔总领天神堂位于长宁区万航渡路1066号,地处长寿路、长宁路和万航渡路三路交界的繁华地段。圣堂为传统哥特式,占地面积约为468.6平方,钟楼高37.2米,可容400人。圣堂优美独特的造型使他成为曹家渡地区的一道新的风景线。 历史沿革: 1919年法籍修女鲁依斯佩、金闺在曹家渡传教并建圣弥额尔堂。1921年,曹家渡的热心教友曹毛媛捐出了三间平房和一块空地作宗教活动场所,后改建砖木结构楼房一幢,即老堂。1930年,在出生于奉贤的唐卓中神父主持下,由南通富商,天主教友郁建生捐献土地建成临时新堂。1931年(民国22年)升格为总本堂。1933年,外籍晋神父在新堂侧建三上三下共六间神父宿舍。1935年,本地神长双胞胎徐神父邀请建筑师潘世义设计主持筹建大堂工程。但因抗日战争爆发而暂缓,工程队在小花园葡萄棚旁建弥额尔天神像供奉。1937年上海教区从松江总铎区划出一部分堂区设立嘉宝总铎区。总铎座堂设在曹家渡圣弥额尔堂。解放后,宗教活动逐步减少,时至1958年,因教育收归国家,于是撤掉修女住所,将圣堂移至北曹家宅108号(即长宁路108号)。 文化大革命期间圣堂关闭,改革开放后的1984年12月25日,曹家渡天主教堂重新恢复开放。几年后,长宁区教育局为补偿占用小学内的楼房之面积,将地处曹家渡堂后面的原幼儿园所在地划归教堂。直至2004年,曹家渡堂所在地区恰逢旧区改造,于是规划再次移地新建教堂,2009年的4月25日是新堂的奠基日。 历经2年半的建造和装饰,2011年9月29日,三大总领天神瞻礼,崭新的曹家渡圣弥额尔总领天神堂在众多神长教友的关心奉献下隆重开堂。 艺术特色: 彩绘玻璃窗是哥特式圣堂中不可或缺的装饰,整所圣堂以圣经故事展现了救恩史,分为旧约和新约两组并一一对应,所有人物形象均为手绘烧制,传统写实的造型、绚丽的色彩和动人的场景让每一个走进圣堂的人均被天主在历史中逐步带领其子民走进真善美圣的国度之画面而深受感染。 圣所祭台是圣堂中最重要的设施,教会最大的圣事——弥撒圣祭在此祭献,祭台是主耶稣的宝座,圣所是天国在人间的延伸部分。一座圣堂的祭台设计直接影响着今后的礼仪生活和所有进入圣堂者对信仰外在表现的直观认知,其影响举足轻重。 由于在设计祭台前,彩绘玻璃和吊灯、跪凳的颜色和式样已经确定,这给祭台设计带来了相当的难度,整堂彩色玻璃和颜色鲜艳的跪凳、金碧辉煌的吊灯让祭台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若不能用超越以上这些附属设施的手笔来设计祭台,则整个圣堂内部将本末倒置——玻璃窗和富丽堂皇的吊灯都将压过祭台而突兀地出现在圣堂中。 有了这些先期的思絮,我们感到单纯哥特式的背景并不能让祭台的重心凸显,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另辟蹊径,运用在世界著名的几座天主教堂内曾使用过的:在整体建筑中融入其他艺术风格的作法来设计曹家渡天主堂的祭台。事实上,我们所熟知的很多教堂,都有这样的先例:如意大利米兰主教座堂、罗马拉特朗圣若望大殿都是哥特和罗马式的结合建筑,前者表现在外部建筑上,后者则在祭台。 曹家渡堂祭台设计最终采用了东罗马宫廷建筑风格。此种样式早于哥特式,是东西方教会分离前的教会建筑常用艺术形式之一,整座祭台背景设计思路得益于对圣经中伊甸乐园的描述和遐想:天主赐给原祖的一座美丽花园,园内充满了各种珍稀的奇花异草:花枝缠绕、藤蔓交错,到处生机勃勃。彩绘的使用正是让祭台富予地堂的灵性和生命的律动,而描金则给祭台增添了神圣的光辉。 祭台背景上下的众多雕刻纹样采用了古代西亚地区常用的植物装饰花纹——如枣椰(即生命树)、牛膝草、掌形花等。圣弥额尔天神是一位圣经人物,所以运用了圣经时代的艺术装饰是符合主题的,结合主保,我们还在祭台上设计了总领天神徽标和盾牌柱头,从细节上丰富了祭台的宗教和艺术效果。另外,在对圣像的安置上,我们既要尊重教会传统,并考虑到中国教友的习惯,结合礼仪,将天神像——临自梵蒂冈圣弥额尔天神小祭台油画,从教区整体考虑,上海有多座弥额尔为主保的圣堂,而天主教会内圣弥额尔主题的圣像有三种最为著名:其中来自意大利巴洛克时期画家Guido Reni(1575-1642)为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弥额尔祭台所绘的总领天神像衍生出的两个版本较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曾经画过的持长矛的圣弥额尔像更著名,而曹家渡天主堂背景所选用的,即临自梵蒂冈总领天神祭台画原作。这样的安排,也是考虑到教区有着几座不同的圣弥额尔堂,避免在圣像上千篇一律。除了油画外,圣家三圣像使用彩色木雕,而苦像采用了原色木雕,这样从形式和色彩上让圣像的秩序有一个合理的区分。 耳堂内的佘山圣母小祭台作为一个让信友敬礼的祈祷台而设置,在与正祭台的圣像配套的基础上按照加冕佘山圣母像的传统增添了些地方色彩,结合教宗本笃十六世的《向佘山圣母诵》书法和中国地图、梅花、印章等构成了祭台前方的标志性浮雕。中国化的木雕楹联的设计让墙面与祭台有了层次上的过渡,亦突出了佘山圣母的主题。
更新:3/13/2013 7:05:18 AM
预览:
操作:上传图片?